扫一扫
了解更多
在线咨询

苯甲酸上碘检测

微析研究院
产品描述
苯甲酸上碘检测是一种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定量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含量。通过上碘滴定法,可以准确评估苯甲酸的存在,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除硅剂检测产品简介:

除硅剂检测,该服务由微析[检测服务专项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检测试验室进行的[苯甲酸上碘检测],可出具严谨、合法、合规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如果您对[苯甲酸上碘检测]有任何检测报告、检测报价、检测方案等问题可咨询检测工程师,我们的检测工程师收到信息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您...

服务地区:全国(微析在全国各地均有合作机构)

服务周期:5-7个工作日(可加急)

相关资质:相关合作资源可提供CMA、CNAS检测报告

服务模式:样品寄送或现场取样

服务对象: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

服务方向:科学研究、采购使用、贸易销售、生产研发

服务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外标准、并接受定制非标检测

苯甲酸上碘检测是一种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定量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含量。通过上碘滴定法,可以准确评估苯甲酸的存在,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苯甲酸上碘检测目的

苯甲酸上碘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中的苯甲酸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防止因苯甲酸过量使用而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此外,该检测还有助于:

1、监测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苯甲酸添加情况;

2、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

3、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苯甲酸上碘检测原理

苯甲酸上碘检测基于苯甲酸与碘的定量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苯甲酸与碘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碘化物和碘离子。通过滴定碘离子,可以计算出苯甲酸的含量。

具体反应如下:

苯甲酸 + 碘 → 苯甲酸碘化物 + 碘离子

通过测量消耗的碘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苯甲酸的浓度。

苯甲酸上碘检测所需设备

进行苯甲酸上碘检测需要以下设备:

1、滴定管:用于滴定碘溶液;

2、碘量瓶:用于盛放待测样品和滴定剂;

3、碘酸钾标准溶液:用于滴定;

4、酸碱滴定仪:用于滴定过程;

5、精密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样品。

苯甲酸上碘检测条件

1、温度: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室温,避免温度波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酸度:实验过程中需保持溶液酸性,一般使用0.1mol/L的盐酸溶液;

3、光照:实验过程中应避免光照,防止碘的挥发;

4、滴定速度:滴定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滴定速度,避免过量滴定。

苯甲酸上碘检测步骤

1、称取适量待测样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2、将溶解后的样品转移至碘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

3、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4、记录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溶液体积;

5、根据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溶液体积,计算苯甲酸含量。

苯甲酸上碘检测参考标准

1、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GB/T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

3、GB/T 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碘的测定》;

4、GB/T 5009.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残留量的测定》;

5、GB/T 500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钠的测定》;

6、GB/T 5009.3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乙酯的测定》;

7、GB/T 5009.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苯酯的测定》;

8、GB/T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异丁酯的测定》;

9、GB/T 500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异戊酯的测定》;

10、GB/T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异辛酯的测定》。

苯甲酸上碘检测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2、称量样品时,应避免样品直接接触天平,防止污染;

3、滴定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避免过量滴定;

4、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仪器,避免交叉污染。

苯甲酸上碘检测结果评估

1、根据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溶液体积,计算出苯甲酸的含量;

2、将计算出的苯甲酸含量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3、如苯甲酸含量超过标准限值,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苯甲酸上碘检测应用场景

1、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检测;

2、食品监管部门的抽检;

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食品安全预警;

5、食品安全培训;

6、食品安全法规制定;

7、食品安全技术研究。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