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检测是一种评估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扭曲变形情况的技术,旨在确保纺织品在洗涤后的尺寸稳定性,保证其使用性能。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目的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和形态恢复能力。通过检测,可以确保纺织品在洗涤后的外观、尺寸和使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满意度。
此外,该检测还有助于:
1、控制纺织品生产质量,减少因洗涤导致的尺寸不稳定问题。
2、为纺织品洗涤剂和洗涤工艺提供改进方向。
3、保障纺织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品质。
4、提高纺织品企业的产品质量竞争力。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原理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纺织品在洗涤前后的扭斜角度变化,来评估其尺寸稳定性。具体来说,是将纺织品固定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洗涤,然后测量洗涤前后纺织品的长宽比和扭斜角度,计算扭斜变化率。
检测过程中,扭斜角度的测量通常采用光学测量方法,如CCD相机或激光测距仪等。
该检测方法基于以下物理原理:
1、纤维材料的弹性变形原理。
2、纤维材料在洗涤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3、纤维材料在洗涤过程中的水分分布和热力学平衡。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所需设备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检测需要以下设备:
1、洗涤机:用于模拟实际洗涤过程,确保检测条件与实际使用相符。
2、标准样品:用于检测过程中对样品进行对比,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测量仪器:如CCD相机、激光测距仪等,用于测量洗涤前后纺织品的扭斜角度。
4、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计算扭斜变化率。
5、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洗涤过程中的水温,确保检测条件稳定。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条件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检测的条件如下:
1、洗涤温度:根据纺织品材质和洗涤要求设定,一般在30℃~60℃之间。
2、洗涤时间:根据洗涤剂和洗涤工艺要求设定,一般在30分钟~2小时之间。
3、洗涤剂:根据纺织品材质和洗涤要求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4、水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质。
5、纺织品预处理:在洗涤前对纺织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污渍、软化等。
6、纺织品固定:在洗涤过程中固定纺织品,防止其扭曲变形。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步骤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检测的步骤如下:
1、准备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
2、将样品固定在测量仪器上。
3、进行洗涤,控制洗涤条件。
4、洗涤完成后,取出样品,晾干。
5、测量洗涤前后样品的扭斜角度。
6、计算扭斜变化率。
7、分析检测结果,评估纺织品尺寸稳定性。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参考标准
1、GB/T 7573-2009《纺织品洗涤后尺寸变化率的测定》
2、ISO 6330:2008《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change in length and width after washing and drying》
3、AATCC TM 61-2015《Determination of Washable Shrinkage of Textiles》
4、JIS L 0215:2013《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dimensional change after washing and drying》
5、EN ISO 6330:2008《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change in length and width after washing and drying》
6、AS/NZS 4603.1:2010《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change in length and width after washing and drying》
7、BS 5296-1:2009《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change in length and width after washing and drying》
8、ASTM D 4354-16《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hange in Length and Width of Fabrics After Washing and Drying》
9、FZ/T 73003-2012《纺织品洗涤后尺寸变化率的测定》
10、GB/T 5711-2009《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注意事项
1、确保洗涤条件与实际使用相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工艺,避免对纺织品造成损伤。
3、测量过程中,注意样品的固定,防止样品在测量过程中移动。
4、洗涤后的样品应尽快晾干,避免水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检测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6、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结果评估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的结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扭斜变化率的大小:根据检测标准,评估扭斜变化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2、扭斜变化率的稳定性:评估不同批次、不同样品的扭斜变化率是否一致。
3、扭斜变化率与洗涤条件的关系:分析洗涤条件对扭斜变化率的影响。
4、扭斜变化率与纺织品材质的关系:分析不同材质的纺织品扭斜变化率的差异。
5、扭斜变化率与洗涤剂的关系:分析不同洗涤剂对扭斜变化率的影响。
6、扭斜变化率与洗涤工艺的关系:分析不同洗涤工艺对扭斜变化率的影响。
7、扭斜变化率与消费者使用感受的关系:评估扭斜变化率对消费者使用感受的影响。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应用场景
纺织品洗涤后扭斜变化率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纺织品生产企业:用于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2、洗涤剂生产企业:用于评估洗涤剂对纺织品扭斜变化率的影响。
3、洗涤设备生产企业:用于优化洗涤设备的设计,提高洗涤效果。
4、消费者:用于了解纺织品的洗涤性能,选择合适的纺织品。
5、纺织品检测机构:用于为纺织品企业提供检测服务。
6、纺织品质量监督部门:用于监督纺织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