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是一项针对纺织品面料抗色渍能力的重要检测项目,旨在评估纺织品在接触唾液时的颜色保持能力,确保其适用于医疗、婴幼儿及日常穿着等场景。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目的
1、确保纺织品在接触唾液时不会因唾液中的成分而造成颜色脱落或褪色,保持衣物原有的色彩和外观。
2、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度,防止因颜色脱落而造成的过敏反应。
3、评估纺织品的品质,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4、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GB/T 3920-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5、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原理
1、利用模拟唾液对纺织品进行浸泡处理,观察和处理后的颜色变化。
2、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纺织品的颜色变化,判断其耐唾液色牢度等级。
3、使用比色卡或色差仪等仪器,对处理前后的颜色进行量化分析。
4、根据测试结果,评定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等级,如3级、4级等。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所需设备
1、浸泡槽:用于浸泡纺织品和模拟唾液。
2、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浸泡过程中的温度。
3、搅拌器:用于均匀搅拌模拟唾液。
4、比色卡或色差仪:用于对处理前后的颜色进行量化分析。
5、剪刀:用于裁剪检测样品。
6、天平:用于称量样品重量。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条件
1、纺织品样品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GB/T 3920-2013。
2、模拟唾液应按照标准要求制备,如GB/T 18667-2002。
3、浸泡时间、温度等参数需符合标准要求。
4、检测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尘埃污染。
5、检测环境温度应在20℃±2℃,相对湿度在65%±5%。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步骤
1、根据标准要求,裁剪出检测样品。
2、将样品放入浸泡槽中,加入模拟唾液。
3、控制浸泡时间、温度等参数。
4、浸泡完成后,取出样品,用蒸馏水冲洗。
5、将样品放入比色卡或色差仪中进行颜色对比分析。
6、根据测试结果,评定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等级。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参考标准
1、GB/T 3920-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2、GB/T 18667-2002《纺织品唾液色牢度试验方法》
3、AATCC TM 35-2012《Textiles—Evaluation of colorfastness to saliva》
4、ISO 105-E02《Textiles—Colour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 Xenon arc》
5、ISO 105-B02《Textiles—Colourfastness to washing》
6、ISO 105-X12《Textiles—Colourfastness to light— Xenon arc》
7、ISO 105-A02《Textiles—Colourfastness to rubbing》
8、EN 13594-1《Textiles—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lour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9、AS/NZS 4399.1《Textiles—Colourfastness of textiles to artificial perspiration》
10、JIS L 0841《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the colourfastness of textiles to perspiration and saliva》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注意事项
1、在检测过程中,确保样品不受阳光直射和尘埃污染。
2、操作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3、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保养。
4、测试环境应符合标准要求。
5、样品处理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结果评估
1、根据测试结果,评定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等级,如3级、4级等。
2、分析测试数据,找出影响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的因素。
3、针对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
4、评估改进措施对纺织品性能的影响。
5、根据评估结果,对纺织品进行质量控制和优化。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检测应用场景
1、医疗用品:如手术衣、护士服、防护服等。
2、婴幼儿用品:如尿布、睡袋、衣物等。
3、运动用品:如运动服、运动鞋等。
4、服装:如内衣、袜子、床上用品等。
5、家纺用品:如窗帘、沙发套、床上用品等。
6、工业用品:如工作服、防护服等。
7、装饰用品:如地毯、墙纸等。
8、服装辅料:如纽扣、拉链等。
9、皮革制品:如手套、皮带等。
10、其他特殊用途纺织品:如防火、防油、防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