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测量检测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和浓度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化学分析、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等优点。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目的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物质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情况,实现对物质成分的定量分析。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物质的浓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具体目的包括:
1、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2、监测物质浓度变化;
3、评估物质的质量;
4、检测污染物排放;
5、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原理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原理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即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当红外光通过含有待测物质的样品时,物质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导致透射光强度减弱。通过测量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具体原理包括:
1、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
2、样品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
3、测量透射光强度;
4、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物质浓度。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所需设备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需要以下设备:
1、红外光谱仪:用于产生和检测红外光;
2、样品池:用于盛放待测样品;
3、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4、校准溶液:用于校准仪器和进行定量分析。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条件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
2、光源和检测器性能良好;
3、样品池材质透明,不吸收红外光;
4、样品池和样品池盖密封良好,防止样品挥发和污染。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步骤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的步骤如下:
1、准备样品和校准溶液;
2、将样品和校准溶液放入样品池;
3、启动红外光谱仪,设置波长和扫描范围;
4、进行样品和校准溶液的扫描;
5、记录透射光强度和计算物质浓度。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参考标准
1、GB/T 17623-2017《环境监测用红外光谱法》;
2、GB/T 18204.2-2014《食品安全检测用红外光谱法》;
3、GB/T 19466-2009《工业用红外光谱法》;
4、ISO 10330-1:2012《红外光谱法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5、ASTM E1864-13《红外光谱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6、EPA 9060B《环境监测用红外光谱法》;
7、USP 24-NF 19《美国药典和药房委员会手册》中关于红外光谱法的规定;
8、EP 10.023《欧洲药典》中关于红外光谱法的规定。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注意事项
1、样品预处理要充分,避免样品污染;
2、仪器校准要准确,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操作人员要熟悉仪器操作,避免误操作;
4、注意安全,避免红外光对人体的伤害。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结果评估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的结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3、检测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4、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应用场景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环境监测:监测大气、水质、土壤中的污染物;
2、化学分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3、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等;
4、医药卫生:检测药品、化妆品中的成分;
5、工业生产: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